首页 > 休闲爱好 > 影视 / 正文
NO°/205
Sunday Apr.14,2019
这是孤岛第205篇文章
失败是一种感觉,
很久以后才会变成结果。
——《成为》
上学的时候,我身边总有一些看起来很优秀的女生,不管是说话做事还是行为举止,表现得跟身边的同龄人都不太一样,我曾特意观察过她们,发现她们在待人接物、和人打交道方面都展现出游刃有余的一面。
我是在一次次小事上意识到我们之间的差距的。
譬如,我们一起报班学日语,我因为对日语没有太多热情而逃了很多次课,到最后连日语机构的工作人员的电话也不敢接,而学费呢,自然也不了了之了。
但我朋友呢,虽然也经常没去上课,但她不仅大大方方接了电话,还理直气壮要求工作人员让她上另外一个班的课,如果不给她上课,就把学费退给她。
结果,我当然没考过N2,但她偏要和日语死磕,在考了2、3次后,终于拿到了日语N2的证书。
而在当时的我看来,觉得逃课这种行为已经很不好了,怎么好意思去要求对方退还学费呢?而对于她来说,她觉得缴了钱,但是自己没有上完足够的课时,不管是不是因为自己逃课,都有权利要求工作人员退款。
但我一直搞不懂这种差距到底是从哪里来的,那时候我以为是性格的原因,直到我读到《成为》之后,才发现,并不是。
米歇尔·奥巴马出生于一个普通的黑人工人阶级家庭,父亲是水管工,每天穿着城市工人的蓝色制服去上班,母亲为了照顾两个孩子做了家庭主妇,他们一家人挤在欧几里大道上只够1-2个人住的房子2楼。
对于黑人家庭来说,米歇尔的家庭算不上差劲,但也不算富余,但是她却能成为美国第一夫人,可以说是从金字塔底部一步步爬升到金字塔顶部,和英国伊丽莎白女王手挽着手,和克林顿夫妇一起用餐。
可能她的父母也从未想到过,自己的女儿有一天会成为总统夫人,如果把她的跃迁之路归功于个人特质或者幸运之神降临未免有失偏颇。但是我基本上可以断定,即便她没有认识奥巴马,依然能够成为美国法律界的精英人士。
从《成为》这本书,你可以一步步洞见:
阶层跃迁的潜规则是什么?
一个人如何才能实现阶层跃迁?
为什么有的人不管多么努力都无法打破阶层桎梏?
为什么同样的家庭背景,有的人就是比你发展得好?
实践智力
《成为》中讲了一个故事,在米歇尔刚上幼儿园的时候,他们要学习一组颜色的单词,他们的老师巴罗斯太太举起拼读卡片,让他们读出印在上面的黑色字母组成的单词。
轮到米歇尔读的时候,“red”、“green”、“blue”她都不假思索读出来了,但是到了“white”的时候,她便懵住了。
结果巴罗斯太太把小星星送给了另外两个能够准确无误念出所有颜色单词的小朋友。
到了第二天上课,米歇尔要求重念一遍卡片,但巴罗斯太太因为时间的关系拒绝了,对于小孩子来说,老师的权威是至高无上的,老师的鼓励能够提升一个孩子的自信心,而老师的一句否定和质疑能够摧毁一个孩子。
但米歇尔并没有屈服于老师的权威,她坚持重新念一遍,结果,班上所有的孩子,都看着她把颜色卡片上的单词念出来,那天下午,她昂首挺胸在衬衣上别着小星星回了家。
这是她早期经历中面对权威的一次胜利。米歇尔曾用这种智慧赢得了人生大大小小战役中一次又一次胜利。
譬如她曾经和母亲据理力争,为自己争取早餐不吃鸡蛋的权利;
当其他街区的小女孩排挤挖苦她的时候,她冲过去和对方互相拳打脚踢,赢得了对方的尊重;
填报大学申请顾问居高临下地对她说“我不确定你是上普林斯顿的料”的时候,她并没有调低自己的目标,反而用实际行动让大学申请顾问啪啪打脸。
为什么要单独把这个微不足道的小故事拎出来讲?因为这背后反映的是一个人的实践智力。
那什么是实践性智力(pratical intelligence)呢?就是“知道该向什么人说什么话,该在什么时候说,怎样说才能达到最好效果”。
《异类》中讲过一个关于两个天才的故事,一个天才是兰根,智商195,多高呢?比爱因斯坦还高45分。
兰根出身贫穷,但天赋极高,中学毕业,中学毕业,便获得了两所顶尖大学的奖学金,但因为有一次,母亲忘记填写奖学金申请表而没能领到下学期的奖学金,所以他只能在毕业考试前离开里德学院。
靠自己工作一年半赚到学费后,他又考进了蒙大拿州立大学学习数学和哲学,但因为路程遥远,而且他需要一边打工一边学习,所以跟教授申请把上午的课调到下午,结果教授看到他以前的成绩都是F,所以无情地拒绝了。
所以他绝望地退了学。
而另一个为天才,奥本海默呢?他曾试图用从实验室偷来化学制剂,准备毒死他的导师。被老师发现后举报到学校,经长时间协商,海默被竟然只被判了缓刑并定期接受心理治疗。
之后曼哈顿计划负责人莱斯利.格罗夫斯少将为实施原子弹计划寻遍美国,而完全没有优势的海默(简历上有谋杀导师未遂的前科,没有管理经验,政治倾向可疑......)在得知这这项计划后,对格罗夫斯展开了魅力攻势,显示自己的才干与天分,成功成为了项目的领头人。
故事的最后,兰根沦为名不见经传的小人物,而奥本海默,则成为“原子弹之父”。
两个天才,为什么最后结局却大相径庭?原因就在于,奥本海默拥有实践智力,不管自己处在什么样的劣势,他都能够把局势扭转过来,变成对自己有利的条件。
我的前老板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惧怕与所谓的“大人物”对话,以及主动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这是一种非常稀缺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不是米歇尔天生的,而是她从小耳濡目染后天习得的。
在米歇尔二年级的时候,她所在的班混乱不堪,橡皮乱飞,而老师也不知道如何维持课堂秩序,在老师眼里,他们就是一群“坏孩子”,就这样,一群没有人指导和组织的孩子,被“流放”到地下室一个阴冷昏暗的教室。
那时候,米歇尔无法从学校里学到任何东西,她只能跟母亲吐吐口水,如果是其他家长,可能只是轻描淡写说一句“你尽力而为就好了。”
但米歇尔的母亲直接找到学校,开始了持续数周的幕后游说工作,并且对教她们的老师说“你不该当老师,而应该去杂货店当收银员”。
结果,在母亲的努力下,她和其他几个表现好的孩子被悄悄从班里抽出来,插班到了楼上的三年级。
可以试想一下,那些没有被抽出来,继续待在地下室的班级里的孩子,可能会面临和米歇尔截然不同的命运。
就像米歇尔的父母一直跟她强调的,失败是一种感觉,很久以后才会变成结果。
这些孩子在很小的时候就被学校、老师认为是“坏孩子”、“没有前途”,这种挫败感会伴随他们成长过程中很长的一段时间,直到这种感觉变成一种事实......
所以米歇尔母亲虽然只是一个家庭主妇,但她懂得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孩子争取更好的成长环境,即便面对权威时也毫不露怯,这是她留给米歇尔最好的财富。
持续的教育以及走出去
高中毕业填写大学志愿的时候,很庆幸,第一志愿写了广东的一所大学,如果我大学四年都在四川读书,那我可能一辈子都没有勇气离开四川。
并不是说四川不好,只是回去和待在家乡的同学聊天的时候会出现断层,我们可以聊八卦,却没办法聊一本书,我们可以一起出去玩,却从不谈论时事、心理学和政治。
见过世面的女人是什么样子的?
我有一个前辈,她每年都会有50多天出去旅行,她曾拿着“大炮”在东非坦桑尼亚追摄狮群,在诗巴丹潜水与杰克鱼群共舞,在古巴开着19世纪的老爷车逛街,沿着摩洛哥马拉喀什的舍夫沙万的蓝墙漫步,在哥斯达黎加登阿雷纳泡火山温泉,在印度瓦拉纳西近距离观摩死亡和轮回......
她的人生边界很广,而且还在不断扩张,她像一座宝藏,你似乎永远也挖不净,每见一面,她就给你带来新鲜的见闻和认知,光是和她们交流就能让你受益匪浅。
对于女人来说,成长就是不断打破边界的过程,不管是纵向的人生体验,还是横向的空间扩张。米歇尔也是如此,因为一次次边界的打破,才能登上更高的阶梯。
譬如让米歇尔走出去的普林斯顿大学,她本可以待在黑人占比更多的学校,譬如霍华德大学,在那里,黑人数量是普林斯顿大学的两倍,这样她就能很容易找到同类,不用承受少数派的压力,但她选择了走出去。
加入普林斯顿大学之后,米歇尔才意识到自己的新同学在高中时就上过SAT辅导课或者具有大学水准的课程,而有些人从小上的是寄宿学校,离家住校对他们来说根本不是问题,所以他们能轻松适应大学的住校生活。
在交友上,米歇尔依然喜欢待在黑人和拉丁裔学生的圈子,心甘情愿置身于大学社交圈的边缘地带,米歇尔和他们待在一起会觉得安全、放松。他们会举办派对、跳舞到深夜。
但因为这所学校黑人数量毕竟是少数,所以她被分配的宿舍中,有两个白人舍友,这个宿舍就像是两种思想观念交锋的战场,舍友苏珊娜是和米歇尔截然相反的人。
她的“地盘”总是一盘狼藉,被汗水浸透的运动服和作业混在一起,而米歇尔喜欢把宿舍打理得干干净净,井井有条的;
苏珊娜不是一个深思熟虑的人,她做的大多数决定,都是基于“好不好玩“,所以每天过得随心所欲,不切实际,而米歇尔呢,喜欢制定计划,享受一步步达成目标的过程。
所以,走出去,对于米歇尔来说意义非凡,因为这些经历让她意识到“世界上还有其他的生活方式”。
打破边界是什么感觉呢?
“这就像你第一次上台进行钢琴弹奏,发现自己只弹过那架琴键破损的钢琴。你的世界有了改变,而你要去适应变化和克服困难,和其他人一样‘弹奏音乐’。”
如果在成长过程中,你觉得什么在禁锢你,那找到它打破它,你会有更大的格局。
选男人的眼光
米歇尔大学时期曾经交往过一个男朋友,凯文,他是学校橄榄球队的队员,也是米歇尔哥哥的好朋友。
凯文是一个典型的美国阳光大男孩,喜欢运动,身体强健,精力充沛,这样的人在学校也会很受欢迎,你和他待在一起会很放松、自由,很适合作为男朋友,但如果考虑进入婚姻的关系,凯文不一定是好的人选。
米歇尔渐渐发现两个人之间的差异,她是那种喜欢列目标,然后在目标后面一个个打上√的人,但凯文是那种会开小差的人,他对未来没有明确的规划,时不时改变自己的方向。
凯文在毕业之后,米歇尔以为他会直接上医学院,但是他突然决定推迟学业,原因是......扮演一个球队的吉祥物,对的,你没听错,他的目标不是去参加球员选拔,而是大眼睛的微笑动物玩偶的选拔。
让米歇尔匪夷所思的是:“为什么一个人接受了普林斯顿大学昂贵的教育,不立即把它转化为在世上进阶的资本,这不正是这个学位的价值所在吗?为什么当你可以进医学院时,却愿意去扮演一只翻筋斗的狗?”
这个事情成为他们之间关系的导火索。
女人在年轻的时候,不妨多谈几次恋爱,培养自己“鉴别”男人的品味和眼光。
我在《这本书告诉了女人为什么不能太早结婚,以及为什么要坚持读书》的文章中讲过,为什么女人不能太早结婚?
因为20岁你认定的那个弹吉他的学长,或许到了25岁你会觉得他太过幼稚,等到26岁你遇到更优秀的男人,才后悔自己应该再多等一等。
在早期的时候,女人的成长速度往往比男人更快,你需要去更大的城市,谈很多次恋爱,提升自己的眼界格局和挑人的眼光,当你已形成完整的三观和独立的思想之后,身边的那个才是最适合的。
我有个认识的前辈,在一个聚会中被一个男人搭讪,这个男人是一个创业者,加了她微信之后,两个人也是不是会在微信上聊几句。
有一次,她给男人发了一个线下活动,但这个线下活动是有参与门槛的,必须邀请5个好友,筹集500多元才能参加。
这个男人嘴上说着好想去,结果后来又告诉她,因为邀请不到足够的人所以就不去了。
因为这个细节,我的前辈彻底把他否定掉了,我们当时都觉得是不是太苛刻了?
结果她的解释是:这件事情只有两种可能,一是意愿问题,二是能力问题,如果是意愿问题,那么就证明他其实对我并没有那么感兴趣,如果是能力问题,那么我会觉得作为一个创业者,他连召集5个人的影响力都没有,是不是太失败了?
就挑选伴侣这件事情而言,不得不说,米歇尔拥有敏锐的观察力和一流的眼光,谈恋爱的时候,一个阳光大男孩可以陪伴你度过一段愉快的时光,但如果是婚姻,这个阳光大男孩的“可爱”就会变成“幼稚”和“不成熟”。
一个女人要嫁得好,如果目标是嫁给有钱人,那么这条路将充满荆棘,而你的竞争对手也有很多,成功率极低。
但找一个有潜力、拥有广阔未来和前景的男人就要容易得多,就像在低价时大量购买了一支在未来几十年会不断上涨的股票,你只需要持续持有等着他升值即可。
这个时候,比拼的就是谁的眼光独到、狠辣。
对于女人来说,男人光有性吸引力是不够的,他必须有至少一样让你欣赏、崇拜的地方。
米歇尔和奥巴马的第一次见面,是在米歇尔工作的律师事务所,当时米歇尔也只是初级律师,每天工作多得处理不完,那个时候,奥巴马是实习生,而且第一天就迟到的实习生,这给米歇尔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但奥巴马是名副其实的优秀,他是律师事务所招的唯一的一位一年级学生;实习期间他便已经受邀参加高层合伙人的会议,并且在会议上,这些合伙人哈辉征求他对一提的意见;他还写了一份长达三十页的关于公司管理的备忘录,立刻引起了轰动......
奥巴马最与众不同的一点就是,他和那些一心想要向上攀登的人不同,他会去理发店、烧烤摊、去郊区宣讲福音,“他希望人生过得有价值胜过希望挣很多钱,但是他仍然在想怎样去实现这种价值。”
而这也是让米歇尔崇拜、被吸引的地方。
譬如,米歇尔虽然事业有成,但意识里还是具有穷人思维——抗拒风险。
那个时候她想要换工作,因为律师的工作无法带给她成就感,但一想到自己的贷款还要换,还没有买房时,就犹豫了,这让她想到自己母亲常说的话:“先挣钱,然后再考虑成就感的事。”
但奥巴马的一句话打消了她的顾虑:“你尽可大胆地跳到一个未知的领域,因为你不会死。”
这一句话颠覆了米歇尔从小受到的教育,也让米歇尔进一步打破边界,前往更广阔、未知的地方。
奥巴马拥有更大的格局和目标,米歇尔知道,他会带着她一起去向一个更遥远、她从未想过的地方。
米歇尔放弃自己的事业,成为总统背后的女人可惜吗?一点儿也不,相反,她足够聪明。
她知道,凭借自己的努力,顶多也是律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但和第一夫人相比,仍相距甚远,那是一个靠她自己永远也无法攀登的高峰,但她知道,奥巴马可以带她去。
大部分情况下,女人最好不要放弃自己的事业,但在特殊情况下例外,这个前提就是你的牺牲可以换取更大的价值和得益。
米歇尔成为第一夫人后,虽然在公众面前,她的作用似乎就是陪在总统身边,充当一个得体的花瓶和家庭幸福的证明,但并非如此。
她获得的远远比付出的更多:
第一夫人的大IP,让整个美国甚至全世界都知道她的名字;
打入全球1%的顶级圈层,挽着英国女王,和克林顿夫妇就餐;
利用第一夫人的title撬动更大的资源,帮助黑人群体获得更好的教育和条件。
这个故事带来的启发是,谈恋爱的时候,你大可以找一个和你一起玩一起笑的男人,但结婚,你需要找一个能引领你一起成长的人。
最后
最后总结一下,一个女人如何实现阶层跃迁呢?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
第一,提高实践智力,不惧怕与所谓的“大人物”对话;
第二,持续的教育和走出去,扩展人生边界;
第三,培养挑选、投资男人的眼光,他可能会带你上踏更高的平台。
有时间的朋友可以买一本《成为》自己读读看,可能会得到不同的启发。我个人其实是不太喜欢阅读传记的,因为大部分的传记都是第三人撰写的,缺乏真实的故事和细节,但这本书是米歇尔自己写的,所以你可以从里面很多细节中窥视她的原生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性格以及和奥巴马的故事。
你们的鼓励是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 上一篇:渣女、茶艺大师背后的顶级择偶策略
- 下一篇:赌王何鸿燊的传奇一生
猜你喜欢
- 2020-06-12 抖音九宫格作品封面制作方法,抖音九宫格封面图片多大尺寸
- 2020-04-04 《天道》:刘冰的悲惨结局其实是作者给世人的警钟
- 2020-05-27 抖音混剪怎么逃过搬运?抖音影视剪辑号如何躲避搬运
- 2020-04-08 关晓彤想与华晨宇庆贺,花花一个“避嫌”举动成焦点,这招厉害!
- 2020-03-14 热竞技:DoinB直播吐露辛酸 在中国被骂在韩国被疯狂狙击送人头
- 2020-03-22 白玉兰奖报名开始,《庆余年》等网剧参加,这部剧是最大赢家?
- 2020-04-08 《安家》:三个豪宅故事,讲透了三种人性真相
- 2020-06-18 相声泰斗马三立口中的“蘑菇丁”是常贵田,却被他当成艺名叫响!
- 2020-03-19 从十亿少女粉丝降到九亿并且还在递减,林更新的解释表明了一切!
- 2020-03-20 五部最适合现在看的电影,超赞,超暖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
- 搜索
-
- 09-09赌王何鸿燊的传奇一生
- 09-09《成为》:米歇尔·奥巴马告诉你一个人能不能实现阶层跃迁,主要看这3点!
- 09-09渣女、茶艺大师背后的顶级择偶策略
- 09-09洪金宝和师弟们的声色江湖
- 09-09杨天真自曝切胃:一个人对自己不够狠,是因为欲望不够强
- 09-09今年“好声音”冠军导师非李健莫属
- 09-09直播软件搭建经历了哪三个发展趋势环
- 09-09梁山伯人设都“翻车”了,马文才成了女人的男神?
- 09-097天预估成交金额超700万!如何玩转看点直播平台?
- 09-09在《寻》里,乡村野生网红,比你快乐100倍
- 53℃抖音九宫格作品封面制作方法,抖音九宫格封面图片多大尺寸
- 34℃《天道》:刘冰的悲惨结局其实是作者给世人的警钟
- 24℃抖音混剪怎么逃过搬运?抖音影视剪辑号如何躲避搬运
- 21℃关晓彤想与华晨宇庆贺,花花一个“避嫌”举动成焦点,这招厉害!
- 19℃热竞技:DoinB直播吐露辛酸 在中国被骂在韩国被疯狂狙击送人头
- 17℃白玉兰奖报名开始,《庆余年》等网剧参加,这部剧是最大赢家?
- 16℃《安家》:三个豪宅故事,讲透了三种人性真相
- 15℃相声泰斗马三立口中的“蘑菇丁”是常贵田,却被他当成艺名叫响!
- 14℃从十亿少女粉丝降到九亿并且还在递减,林更新的解释表明了一切!
- 14℃五部最适合现在看的电影,超赞,超暖
- 标签列表
-
- [db:tags] (4453)
- 云顶之弈 (2873)
- 王者荣耀 (1811)
- 全面战争:三国 (1647)
- 全境封锁2 (1379)
- 和平精英 (1349)
- 明日方舟 (1143)
- 一起来捉妖 (1112)
- 只狼 (1043)
- 龙族幻想 (930)
- 全面战争三国 (912)
- 宝可梦:剑盾 (903)
- 成语升官记 (897)
- 崩坏3 (895)
- 纪元1800 (861)
- 怪物猎人世界 (860)
- 碧蓝航线 (846)
- 阴阳师 (761)
- 三国全面战争 (741)
- 无主之地3 (721)
- 骑马与砍杀2 (718)
- 动物森友会 (684)
- 了不起的修仙模拟器 (677)
- 剑与远征 (670)
- 最强蜗牛 (666)
- 成语宫廷记 (622)
- 太吾绘卷 (585)
- 只狼:影逝二度 (582)
- 江南百景图 (572)
- 宝可梦剑盾 (564)
- 赤痕:夜之仪式 (562)
- 烟雨江湖 (561)
- 奇迹暖暖 (543)
- 剑网3:指尖江湖 (532)
- 鬼泣5 (526)
- 明日之后 (513)
- 第五人格 (471)
- 非人学园 (466)
- 完美世界手游 (449)
- 创造与魔法 (441)